会员 陈钟作品

文章附图

       柏云,本名陈钟。别署中铭、罐罐草堂、法名果钟、祖籍山西,现居北京。1993年到北京学习美术,师从书法家贾润海先生、艺术家张润世先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书法拜崔学路老师为师。现为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五台山书画艺术研究院北京分院理事、全国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高级书画鉴定师、北京市通州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当代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中心特邀专家顾问。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画在书中,书从天降”——柏云的书画艺术
文/皇甫千歌

陈钟自幼喜欢书画,悟性极高,在实践上,他提倡由博而约,笔墨取法广泛,篆隶真行草无一不临,对魏晋南北朝更是着迷。他的墨法,灵动而厚重,汲取了古代及近代各家的特点,例如他的墨松,明显有董寿平的影子。艺术来源于生活,他关注民间艺术的淳朴与极简,有一些花鸟画的构图和味道,来自明清青花的民间笔法、意趣。这使得他的作品有独树一帜的韵味。

陈钟笔下的形象是多样的,无论山水、墨竹、松石、花鸟、都会涉及,他常画身边物景常见事物,是自己亲眼所见过,熟记于心的,竹子是他常画的题材,因为在罐罐草堂的窗外、门口、室内都种了不少竹子。因此,他笔下的竹子都是有实际参照的写生,十分生动,是写实的,更是他心中之影,这与历代画竹名家的理念相同,竹子的形态似乎是他对人生的领悟,显然,竹子是人格的映照,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样子。

有时候像神仙、有时候像一个忧郁的名仕的背影,又忽然一变繁花似锦或又清疏典雅,怪石又刻意夸张,比喻世事无常,据他所说实际上这种怪石源自于明清花上的图案。他画的山水,是用古人的笔墨,但又有现代的构图与视觉效果,毕竟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而我们身边的山水却饱含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感到身边的道路与正在发生的事正与我们纠缠着的人生。

古往今来画松的名家有很多。陈钟画松以传统书法入画,学八大、石涛、张大千等,有的松具有明显董寿平先生的笔墨特点。他说中国绘画根本上是书法的艺术,书法艺术根本上是线条的布局艺术。他理解中国绘画首先要有书法功底,将书法的笔法融入到画中,他还深刻理解中国画的精神是“心画”。

常有业内人评说陈钟的画中有大气象,这与他的经历、以及多年的收藏经历有着紧密的关系,使他能够饱览大家的作品,加上他喜爱研究练习书法,从历史诸家中受益匪浅,“眼高手低”他经常这样说自己,正是由于眼界决定了他的笔墨世界不流于普通,坚持着自己的洞察力,勤学苦练书法中的技巧与心得,应用到他的书与画中。

收藏书画之余,他还收藏了百八十件宋元明清的民间瓷器罐罐,这些罐罐从器型开合和来自久远的时代气息上,无不带给他文化的熏陶感动。他每天游走在罐罐之中,伏案之余乐趣无穷,所以他给自己起了“罐罐草堂”的雅号。

他说,今天的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古人的生活状态一去不复返,我们距离文化起源初心的本真越来越遥远。做艺术,写字、画画就是要记住这一个本真。始终追求一切文化起源的本真、本质。

在画山水时,他是这样说的:

“画山水用墨难于用笔,用水难于用墨,然最难在于心中有画。陈子庄说:中国绘画的传统并不在于绘画方法,而在精神。心中有画必须把精神化为意象,直抒心中之意,而不在于物理表象。”

“山非山。山水画三个层次,第一层画山是山;第二层画山非山;第三层画山还是山,关键不在于画而在于心。”

“画在书中,书从天降。书在法,法非法非非法,画在散,无好亦无坏。”

“近日所画,常常不知何时所画,忘记了是怎么画出來,忘记了画好或是画坏,笔动之间已与我的呼吸融为一体。”

在普通而真实的生活细节里,将本真融入到自己的笔墨,由此,去感受平静的审美、提纯生活的真谛,让一切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自然生发。中国画讲究的是意象,从实际生活中的形象,到心中的意象,再转化为笔端的形象。就这样,笔墨带着内心世界与对当下生活思考的精神,升华幻化成为画面。此时,画的题材、主题、画的是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对人以及宇宙的思考、理解、感悟,以及作者的困惑。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山水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金海湖山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玉兔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玉兔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玉兔 2023年作

图片

柏云 玉兔 2023年作